这些日子我们纷纷议论英语教数理问题,华团和华人政党之间针对这个问题存有歧见,沉默的大多数学生家长们之间也有歧见。怀抱民族情结和拥有功利思想的人之间也有歧见,甚至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看法也不同。
我想听听专家学者们怎么说。我们不是有很多语文专家、教育专家、甚至专门研究母语教育的专家吗?他们应该站出来,以他们的研究成果指引我们对243方案的看法。不要再躲在象牙塔里享受专家学者甚至学术大师的荣誉了。你们对大专生争取废除大专法令不闻不问也就算了,在社会需要你们贡献你们的学识的时候,你们总不能装聋作哑罢!摆出你们的研究成果,还能够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排名呢。
我写这些,是因为今天接到一个旅居我国的新加坡读者的来函,他是英校生,一星期只读六节华文,但是最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修学士和硕士学位,研究范围以马新华社为主。他看到我们的报章热烈地讨论243方案,心存疑惑,他问:“难道用母语来教数理就是真的保留了华校精神?难道马来西亚一向引以为荣的华校精神就是建立在用母语教导数理上吗?我承认在新加坡那个英文体制下,学习华文的机会比较少,但是语文的学习,传统的继承和文化的浸濡,真的和数理拉得上关系吗?当然,用英文来学习数理也不是提升英文水平的途径,但却能让学生轻易和世界挂钩。我认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新加坡当年转换教育语言时,因为做法不当,牺牲了许多学生,但是只要这里的华校能小心的转换教学的语言,我相信学生在跟进时应该是没有太大困难的。我在一个英语的教育体制内尚能学习华族文化和语言,我真的不能明白为何在一个华文体制内,学习华文学习文化,就会因为数理而改变。”
这位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是问道于盲了。他的疑惑,有一部份也是我的疑惑,也是一些学生家长的疑惑,许多问题须要理性地解决,甚至须要专家学者们站出来为大家指点迷津。他提出了董教总和华团之外一些民众的不同想法,是很值得深入地讨论的。新加坡的经验,作为正、反面教材,应该是我们讨论的一个好个案。
这位新加坡读者的意见,我不全然同意。比方我不认为一般的新加坡人能够像他这样在英文体系中每周读六节华文而最终能达到大学中文系的水平,我想他是特殊的例子。至于转换语言的问题,他承认新加坡当年因为做法不当,牺牲了许多学生,虽然他没有说出如何做法不当,但是我想告诉他,马来西亚人,包括各民族人民,现在所担心的,其实就是怕政府做法不当,而牺牲了我们的学生,民族情怀、母语情结倒在其次呢。尽管这样,读他的来函,我知道他是是很诚恳地在讨论问题的。我感谢他。
这位读者谦虚,他说由于自己是新加坡人,他不敢把这个问题随便抛出,他抛给我。哈!我是马来西亚人,我们马来西亚在新闻自由指数的排名领先新加坡,抛问题我们比较大胆,尤其是抛给别人。于是,很抱歉,我把他的疑惑抛给专家学者们解答,这总比我自己不懂装懂乱乱答好得多。这位读者请耐心点,等待我们的专家学者们为我们释疑解惑吧。他们解答不了时,政客们会出来解决的。您再等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