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评论不写国会后座议员起义争取根据良知表决的事件,就好像不写马华总会长黄家定号召所有非回教徒部长向首相提呈宗教课题备忘录事件一样,是逃避课题。这两件政坛大事,我们如果不评论,不作个历史记录,会对不起当事人。
黄家定号召所有非回教徒部长联名提呈一份有关宗教课题的备忘录给首相阿都拉,面对国阵同僚的大力抨击,甚至要求他们辞职,结果在不到四十八小时之内连夜要求会见首相,随即发表声明,收回备忘录,保住了官位,也化解了一场纷争,我在1月23日在本栏发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文,赞扬黄家定等部长知错能改。这种知错能改的美德,给国阵后座议员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在党鞭纳吉宣布接纳沙里尔的辞职之后,宣称将在9日举行紧急会议,重新委任沙里尔为主席。这行动被视为公开挑战党鞭及副首相纳吉。但是,事隔不到一天,同一帮人又宣布,他们已经遵从首相的指示,取消有关紧急会议。

原本咀巴硬的后座议员,看到首相的鞭子一挥,知道自己犯错了。他们本来是要争取以良知表决的,看到鞭子之后,就知道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里,良知终于是敌不过鞭子的。首相署部长兼副党鞭纳兹里都说了:党鞭随时都是发挥作用的,除非我们通知后座议员说已经废除党鞭制度。

生活就是这样。尊敬的议员们,在看到鞭子之前,你们最好不要咀巴硬,什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挺身而出之类有良知的话,不要说得太早,以免一看到鞭子,又马上转舵,让老百姓又一次大失所望。记得,良知终究敌不过鞭子的。